第129章 兵部不满-《扇动战国的小蝴蝶》
第(2/3)页
再后来赵括请到了当世儒家大拿荀况荀子担任了国子监的祭酒,这才让国子监和翰林院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。
虽然有些偏离了自己的想象,但是对于赵国来说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壮大有百利而无一害,所以赵括就乐得静观其变。
可是赵国的蛋糕一共就这么大,以国子监为首的文人如果享受了更多,那就意味着以兵部为首的军部就要让出许多,这显然是兵部无法接受的事情。
一旦百姓都心心念念的想要加入邯郸的翰林院、国子监,百姓失去了参加军队获得功勋的兴趣,兵部又要到哪里去征收自家君上所需的兵源?
邯郸之中更是有小道消息传出,翰林院院士唐准以及国子监祭酒荀况已经不满足于邯郸进行授学,想要禀报晋阳君将之扩大到各个地方,效仿察举、驿站制度先行在某一处试点,如果合适便大面积推广。
这些小道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,对于兵部来说这样的做法简直不可忍受,所以才有了今日李牧、姜盛、魏晨三人将赵括拦下的举动。
赵括想明白了李牧的担忧,只是心中却不知道如何应答。翰林院、国子监多一点,兵部自然就要分出一点,此消彼长乃是万古不灭之理。
李牧的担忧当然就是兵部的担忧,甚至有可能是军方诸位将领的担忧,在他准备结束乱世的当口,赵括绝对不能允许军队之中有这样一丝纰漏。
赵括下意识的敲击着身前的案几,思虑良久这才开口说道:“既然如此那李尚书你想要本君怎么办,心中可有相应的章程?”
兵部的担忧自然有其的道理,光靠堵塞恐怕是行不通的。既然如此那就堵不如疏,看看兵部到底想要如何处理此事。
第(2/3)页